好文分享

媽祖娘娘的故事

媽祖

 

媽祖,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海洋女神,有關信仰主要發散中心是湄洲島,擴及於沿海之福建、臺灣[1]、浙江、廣東、海南、膠東半島、天津等地區,也被隨該些地區之移民傳至於琉球、日本、新加坡等地[2]

據傳,媽祖本名林默,暱稱「默娘」,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姑婆嫲等,生活於北宋時期之興化軍莆田縣,在手足中排序最後。據稱,她聰慧過人但沈默寡言,並成為一位釋道兼修的仙姑,為人占卜禍福,而終身未婚。在羽化後,傳言她常以「著紅衣長髮素顏美麗女性」之形象在洶湧海濤中顯靈,並能使颱風轉向,而保祐船隻航行之平安。船員與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越南與朝鮮半島之水手都尊稱她為「護國庇民」之海洋女神。閩南地區之臨濟宗禪師視她為觀音之化身,並傳播媽祖之信仰。她在信徒心目中之普遍形象為一位法力強大而仁慈且地位崇高的女神。

由閩南籍移民帶到臺灣的媽祖信仰,有關的宗教活動經常是備受重視的宗教活動;其中尤以大甲鎮瀾宮、彰化南瑤宮、北港朝天宮、白沙屯拱天宮等廟宇發起的媽祖遶境進香最具代表性[3]

2009年,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生平

 

媽祖姓林,相傳在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出生於清源軍泉州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979年,莆田縣改隸太平軍;980年,太平軍改名興化軍)。民間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因而取名為「默」。文獻或有記為「默娘」,而「娘」字為舊時對單名女子之通稱,故媽祖原名應以「林默」為是[4]

 

信仰起源

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莆田話:Ná̤u-mâ)、媽祖婆姑婆嫲(Gū pó má)等。對林默的崇拜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興化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或作靈慧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並在元代忽必烈大汗時,被封為「天妃」,清乾隆皇帝再加封至「天后」,清末時,封號共有數十字。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 香港,澳門浙江廣東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另外在華東和中國北方沿海地區的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部分地區也有少量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近年媽祖在東亞海洋史的研究,引出東亞在西方航海地理發現前已有的朝貢貿易、琉球網絡及跨國移民史討論,而媽祖信仰圈成為東亞海洋經濟及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見證之一。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媽祖婆」亦是媽祖在臺語的特殊叫法。清朝施琅將軍攻打明鄭政權獲勝,施琅說是媽祖顯靈幫助他。自那之後漢族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的人變多。因臺海海況時常不佳,因此閩南人多把媽祖請來一起渡過臺海,而媽祖也因此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17]。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其中大多是由佛家禪師建成。

 

 

馬祖的媽祖信仰

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媽祖林默娘28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遇風浪船毀人溺,媽祖為救父兄入海罹難,她的遺體當年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葬在岸邊。湄洲島的鄉親一度以為默娘失蹤沒下落,故稱她已羽化昇天成仙,且為感念其孝心,遂蓋廟紀念她的孝行。經後代學者查知,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內靈穴石棺中,且興廟供奉媽祖世代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此島因而被稱為「媽祖島」,爾後改稱為「馬祖島」,馬祖之名遂使用至今。

目前馬祖馬港的馬祖天后宮仍可看見媽祖的靈穴,且從未移動過,據說每次有意移動,都會有一些不可思議事件發生。如1963年國軍因辦理伙食時不慎發生火災,燒了部分廟體,為平息眾怒而承諾改建,工兵在施工時無意將地磚舖過靈穴,隔天地磚離奇地全部破碎;2001年的改建,施工單位原本怕破壞靈穴所在,打算暫時遷移,但鑽地的地鑽卻突然斷裂;而最近一次,也就是改建落成時,廟方原本想為靈穴塗上油彩,但奇怪的是,任何塗漆都難以上色,經擲筊請示,媽祖做了保持靈穴原樣原色的指示。而靈穴就在香案前方,為保護靈穴,廟方也裝上了強化玻璃。

目前廟殿供奉著馬祖籍登山怪傑李小石攀登珠穆朗瑪峰(聖母峰)時,所揹帶的媽祖金身聖像。

馬港天后宮是南竿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2009年,高達28.8公尺的媽祖巨石像正式於馬港天后宮旁揭幕,不僅全部以花崗岩打造,而且也成功挑戰世界第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28.8公尺的高度對照馬祖的總面積28.8公頃,象徵著媽祖將守護馬祖每吋土地上的子民,更強化「媽祖在馬祖」的意涵。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本文來自 : 維基百科